3月10日下午,浙江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陆菁教授受邀在学院412会议室指导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教师如何开展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国贸系系主任杨丹萍教授主持会议。陆菁教授主要从事国际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研究,主持教育部重大攻关、国家社科基金重点等项目三十余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以及部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多项,发表包括权威刊物、SSCI刊物等论文三十余篇。


陆教授首先介绍了浙江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的历程,围绕教育部人文社科认证从人才培养、校友资源以及思政教育等三个维度讲述了认证过程中的困难以及相应的举措,如针对本科论文问题实施校内匿名评审制度,充分利用校友建立实习基地以及举全院之力开展思政课程。
其次,陆教授结合一流学科填表中存在的问题,基于自身经验分享其在课程建设、教改项目以及教材撰写等三方面的成绩。针对国际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在进行问卷调查基础上,重新制订培养大纲,增设专业个性语言课程。
最后,陆教授强调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过程中培养目标的重要性,应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如开设中级微观经济学、中级宏观经济学、中级计量经济学、中级国际贸易学,为学生继续升学打好基础;同时,结合课程体系改革大力引进师资。
讲座结束后,与会教师与陆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老师们对一流专业和一流课程建设有了更深的认识,为国际贸易一流专业建设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